互联网+农业:变革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7-06-09 13:58人气:
伴随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深入应用,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期。其中,农产品电商是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的最主要内容,表现出了三个显著性特征。
一是从参与主体看,由于普通农户较难达到从事电商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商业理念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以返乡青年为代表的新农人是农产品电商的主导力量。二是从发展规模看,全国农产品电商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13-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每两年翻一番。三是从产业生态看,农产品电商处于利好政策交汇期,我国已连续出台了多个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各部委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如商务部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农业部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推动农业生产力变革。通过农产品电商,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集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新方式转变,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首先是生产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互联网技术促进下,农业生产管理正在走向智能化。山东省寿光市前王村已有30%的菜农在蔬菜大棚安装了自动放风机,实现了蔬菜大棚天窗根据温度变化自动开合。
其次是农业产出迈上新台阶。互联网技术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天润都市农业示范园在草莓种植上广泛应用物联网,草莓单产不仅提高20%以上,而且还节约30%人工成本。
但互联网技术在生产环节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大田作业等领域开始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化监控等设备设施是应用现状的基本面。从领域来看,养殖业是主战场。多数养殖场安装了内部监控摄像头,少量的养殖场还安装了自动化投料饲喂设备;大田种植互联网技术应用得非常少。一个基本判断是,当前农村劳动力成本和农产品价格比价关系,尚未达到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环节广泛商业化应用阶段。
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主要用于装备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与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在加工装备自动化上,企业开始对加工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在拣选、码垛、仓储等环节开始应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上,企业开始在财务、人力资源、销售、库存等领域运用信息系统。在产品质量追溯上,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进入广泛、多样化应用阶段。
除了生产加工环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既有利于优质农产品卖全国、卖全球,又有利于发挥信息资源对生产的指导作用。首先是互联网技术为优质农产品插上了翅膀,远在深山、 处在边疆的农产品也能够卖向全国,优化了产品供给结构。甘肃省农牧厅相关人员介绍,“以前广东人只知道内蒙古有羊肉,通过电商好多广东人都知道甘肃也有羊肉了,这对增加全国优质农产品供给有很大帮助。”其次是互联网技术搭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电子桥梁”,能够及时向生产者传递消费需求信息,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当前电商平台提供的产品评价功能,既为消费者表达需求提供了平台,更为生产者获悉市场需求畅通了渠道。再次是互联网技术有助于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越来越多的生产者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了形式多样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标准化程度是最大问题。互联网+在我国农业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其中,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互联网+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农业发展阶段不完全适应互联网+的需要,有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还处于19世纪的水平,与21世纪的电商存在较大的“产业时差”,农业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力不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互联网+农业的公共服务与激励政策不健全,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不完善,政府部门数据不能共享、不兼容、不公开,自然村网络覆盖率较低,网速慢、专线难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服务供给不足,农业物联网设备关键技术研发、融合、应用障碍多;政府在农产品电商生态治理中缺位,恶性竞争、巨头操纵等问题蚕食电商利润。
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快补齐农业短板,促进互联网+农业深度发展,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构建开放、多元的金融、土地、人才要素支撑体系,强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环农村货运公交和智慧冷链物流;强化公共服务与激励政策,建立农业农村基础数据采集、维护与应用工作机制,推动数据共享、兼容、公开,加大农村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实施专线网络应用与贫困户用网专项补助,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市场化建设,建议认可并实施电子认证书制度,强化农业物联网设备研发激励力度,扩大试点示范;鼓励形成垄断竞争型或寡头型电商平台市场格局,打破巨头垄断格局,积极引导电商平台让利农户,建设共生互惠产业生态。